近年来,五常市在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引领下,主动适应网络信息化的要求,立足五常大米资源优势,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,探索实施“互联网+电子商务+主导产业”的电商展模式,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,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2019年网上注册商铺近9000家,同比增长42%,带动就业17000多人。电商交易额约48.6亿元,其中网络销售额约30.1亿元,同比增长34%。
一、强化顶层设计,打牢电商基础
五常市将电商做为优先发展的新业态,坚持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市场运作、多元投入,围绕建设全国第三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,成立了五常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,编制了《五常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(2016-2020)》,推动公共服务、电商孵化、物流配送、产业服务、线下-体验、线上线下相结合,全过程一体化发展。制定了《五常市促进农产品网络销售工作实施方案》、《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方案》、《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案》、《五常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方案》、《关于五常市电商创业人员享受优惠扶持的意见》、《五常市电商企业信用评价制度》、《五常市电子商务利用现存土地设施办法》等相关政策措施,在电商物流园区仓储、快递价格、农产品有机认证、企业信用评级,网店装修及视频制作、全国展位、营销宣传、证照代办咨询等方面为电商发展提供支持、创造条件,电商呈现快速发展良好势头。目前,全市已建成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,快递物流配送中心1家,新建村级服务站点224个,覆盖全部24个乡镇和85.8%行政村,其中5个贫困村全覆盖。
二、强化网络建设,夯实电商功能
五常市立足打通制约电商发展的关节点,着力打造五常电商“五大体系”,增强电商平台功能。
一是打造电商公共服务体系。投资1100万元,建成总面积3196平方米的五常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,2017年12月挂牌运营。中心建成电子商务综合服务、政府监管及服务网点监管、统一对外服务三个服务平台,设置了农特产品展示厅、专业直播间、商务会客区、专业摄影室、培训中心、孵化中心等功能区,组建31人的专业团队,形成网络代购、代售、结算、网上政务咨询等综合便民服务体系。为37家入驻企业免费提供公司注册、农业种养殖、法律咨询等服务;为29家电商企业提供技术支持、培训孵化、产销对接、品牌建设及衍生服务,促进了淘宝村、淘宝镇发展。全方位、多维度的服务,培育了一大批电商服务主体。五常市杜家镇七一村各类线上网店134家,仅淘宝店铺达到85家,电商从业人员340人,年销售额近2900万元。七一村网店的经营内容从以前单一的大米向杂粮、蜂蜜、木耳、豆油、大酱等农村土特产品进行了转变,在2019年全国淘宝村评比中,七一村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一家淘宝村,实现了黑龙江省淘宝村零的突破;五常镇成为黑龙江省第一批淘宝镇。五常市是黑龙江省唯一同时获得两项殊荣的县(市)。
二是打造电商全网营销体系。按照“立足五常、辐射全国”的思路,突出五常资源、产业优势和历史、人文、生态等方面的地域特色,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网营销体系。推进五常大米品牌建设战略,与阿里集团合作,172个五常大米单品在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,五常大米天猫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在天猫大米行业中位列第一;京东农场落户“五常大米”核心产区,签约土地1200亩。与阿里集团合作开展稻田定制业务,2019年签约稻田1万多亩,开辟了全新的稻米销售新模式。为凤凰山、龙凤山、回龙山等景区开辟线上宣传、销售渠道,累计接待外地游客4万多人次,通过旅游,提高了消费体验,增强了产品消费粘性,带动五常农产品复购率不断攀升。
三是打造电商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。为有效解决线上产品质量安全问题,利用已建成的国内一流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,全面推行“三确一检一码”(即确种子、确地块、确投入品、质量检测、博码技术)防伪溯源体系。已有121家企业进行溯源防伪认证,全市24个乡镇设163个监测点位,监测230万亩稻田。开通五常大米天猫官方旗舰店和京东官方自营旗舰店,与顺丰集团达成战略合作,在五常共建“五常大米原产地保真发货仓”,真正实现从种植、管理、收获、加工、线上销售、物流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。
四是打造村级服务站点网络体系。建成224个村级服务站,帮助农民销售农特产品,开展了网络代购代销、生活缴费、代订车票等多种便民服务项目。村级服务站进行快递收发业务后,5.5kg重量的全国发货价格除新疆、西藏外由2018年以前的10元/件,下降到在7元/件左右,续重价格在0.70元/斤左右,极大地推动了农产品上行。2019年村级服务站发货22万件,带动农产品销售额5200万元左右,带动农民增收。其中212家服务站与建设银行开展村口银行业务,农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存取款,贷款业务。截止2020年3月,为2524名农户提供低息贷款13478.41万元,打造了五常模式,在黑龙江省推广。
五是打造电商物流配送体系。为解决物流配送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,以提升物流覆盖面,积极构建“城乡互动、供需流通、低价优质、全面共融”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。五常市电子商务物流园区,已有中国邮政、顺丰快递、中通快递等物流企业入驻,成功与京东合作,成为京东云仓产地仓。通过物流资源整合,建立了全市共享的物流和仓储管理系统,在园区自有车辆的基础上,整合了五常邮政和市内7家快递公司、33家本地货运公司、117台公共客运班车,将货物和车辆资源合理分配,实现当日配送到乡镇,48小时内配送到村级服务站点,全市乡镇和村级快递配送率达100%;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条码分拣与配货的智能仓储管理,实现了与多个电商平台无缝对接,做到了“云智能”仓配一体化,重大时间节点电商快递爆仓承压能力提高3倍;通过对接省级快递运转中心,减少中间环节,快递价格平均降低1元/件;通过统一采购外包箱,包装成本平均降低0.65元/件。物流园区为57家米企、合作社提供仓储、快递、快运、物流发货等服务,2019年共接收快递约450万件,发送约550万件。
三、强化服务举措,释放电商潜力
五常市立足服务多样化,采取综合措施,促进电商高质量发展。一是注重为农服务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供期间,市电商服务中心联合18家企业,提供了包括种子、壮秧剂、化肥、农机四个品类的72个产品,利用在24个乡镇的村级服务站、益农信息社可以帮助广大农户多种方式进行预订,线上销售肥料近400吨,育苗套餐25套,线下代购肥料近600吨。二是注重创新方式。引进中化集团MAP团队,建设“MAP技术服务中心”,与线上智慧农业平台结合,根据五常大米这个特色农产品,开创“MAP+订单企业+电商平台?消费者”全新产业链模式,全力打造五常“MAP生态圈”。2019年服务面积20670.7亩,涉及7个乡镇,115个农户,收购秋粮7000吨,吸引阿里集团深耕五常,现已在7个乡镇建成天猫优品线下-体验店15个。三是注重创业培训。聘请专业创业导师,通过72次现场培训和100余次的远程微信、快手直播等方式,开展了电商基础知识、实用技能方法和高技能人才等不同层次的综合培训,为发展农村电商提供人才支撑。五常市与黑龙江财经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,双方互建实训基地,共培训各类电商人员超13000人次,其中贫困家庭人员1541人次。经过培训涌现出丁仕鹏、张雪、郝云荣等农村电商创业先锋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、新华网、黑龙江电视台、黑龙江日报、哈尔滨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对我市电商取得成就、电商经典案例等进行专题报道,营造了浓厚的电商舆论氛围。